立即登录|申请入会
晋商旅游
当前位置:首页 > 晋城旅游

柳氏民居

发布时间:2014-09-18 12:25:37

 

景区介绍

 

      柳氏民居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位于沁水历山舜王坪自然风景区腹地。柳氏民居为陕西华昌府通判祖籍沁水的柳遇春的故居,创建于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院中一石牌坊迎风板上尚存有楷书题迹:“明嘉靖二十九年庚戌冬十月立”。从现存民居建筑形制、风格上看,清代屡有修葺、增建。
建筑坐北朝南,南北长84米,东西宽48米,占地面积4032平方米,总计房屋114间。院落分为两组,以东西走向的村中街道为中线,南北两侧并列两院。原建筑有13座院落,现仅存4座。除两座石牌坊为明代所建,其余皆为清代建筑。
民居平面布局分单进、两进,建筑形制多为悬山和硬山式。以村中街道划分,南北两面对称分布,建筑布局紧凑。南院后墙以东西为轴线,建过街楼。各院门额以楷书题院名,四院均为封闭型四合院。保存完整并具有代表性的院落是“司马第院”,坐北朝南,两进四合院,中轴线上依次有倒座、正房、上房。前后院东西两侧各建有厢房,硬山式屋顶,院门位于东南角,单开板门一道。正房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二层楼阁式。下层设楼板,东次间设楼梯可达上层。其余院落中上房、正房等形式相同,同为一个时期遗物。
院内两座石牌坊,青石筑成,二柱单楼悬山式。迎风板两块。一坊题“丹桂传芳”,一坊题“青云楼武”。有明嘉靖二十九年修建题记。
2006年05月25日,柳氏民居作为明至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村应山势高低,座北朝南,依山傍水而建,占地面积30余亩。是为河东解州镇(今运城永济县解州镇)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史称“永州司马”的柳宗元之后裔的宅第。当年,柳宗元参与王叔文派政治革新运动,遭迫害被贬。其亲属为逃避“灭绝九族”之害,便分散躲避。柳氏迁入西文兴的时间大约在唐代元和元年(公元805年)到元和十年(公元815年)之间,此为柳氏家族迁移之一大支系。之所以称为“柳氏民居”,概因1942年在沁南抗日县政府领导下,打土豪、分田地,西文兴村的世袭柳府始变为民宅至今。

柳氏民居

柳氏民居外府依据高墙建筑和过亭作防御。内府设有铁丝网、警铃、地道、防火墙等较系统的防护设施,至今犹存。最让人惊叹的是“河东世泽”宅院的大门,共有十二道门栓,其中六道软栓,六道硬栓,即便是身处院内,不知情者也不容易打开此门,足可见柳府防护意识之强。柳氏民居的生活设施非常齐全,有专供成年少女居住的闺秀楼、梳装台;有教育设施、藏书楼;有祭祀设施等。宅院大门两侧有石鼓石狮,石狮耳朵上部平齐,状如元宝,应该是财运亨通的意思。每个院落都是四合院,宽走廊,楼上皆为通廊,每两院皆相通。建筑虽然都是砖木结构,但青石细纹基座,墙体灰缝很细,粘性坚固,虽经五个多世纪,并未见有裂痕。

柳氏民居

      建筑正如凝固的音乐,精美的工艺恰似流动的旋律,柳氏民居正好比一座艺术的殿堂。据介绍,柳氏民居的工艺风格集南北风韵于一身,构思创意、艺术造诣、文化蕴含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信步漫游于这些府第,便会被那无处不在、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构图缜密、雕刻精美的石雕木刻所吸引。她的每一道门楣、窗扇、栏杆、勾檐、过亭,每一块裙板、匾额,每一幅楹联、浮雕、绘画,每一根梁枋,每一级斗拱,无不纹饰精美,正是千姿百态,妙趣盎然。专家评定,其观赏、研究的价值要高于同在山西、全国闻名的乔家大院。

 

 

 

耕读书香

走过一座横跨于小河上的弯腰石桥,拾阶而上,进入高墙拱卫中的柳氏民居。柳氏民居基本上是城堡式,建筑有三部分,首先看到的是外府区,有关帝庙、柳氏祠堂、文庙等古建,柳氏祠堂前有新塑的柳宗元雕像,意定神闲,清风傲骨。中间区为内外府相接处,主要是文昌阁、校场、府外门楼和两个高大壮观的石牌坊构成的内街;“丹桂传芳”、“青云接武”两个石牌坊保存完好,威严炫耀。进入门洞两侧各刻有“忠”“孝”大字的门楼,便是内府区,也是柳氏民居最精彩之处;有“司马第”、“中宪第”、“河东世泽”、“行邀天宠”、“承德第”、“武德第”六个府第,为明代建筑,保存基本完好,且都有门匾。特别是司马第院门的门头上九层斗拱,极显尊贵。西文兴的柳氏人物中,没有一个担任过“司马”的官职,为什么会有“司马第”的门匾呢?据说是因为柳宗元曾任过“永州司马”,其子孙为追念其先祖而挂起了“司马第”的门匾。

司马第

Copyright @ 2010 - 2014 www.bjjcsh.org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0000000号-0
版权所有:北京晋城企业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