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的炎帝传说与粟文化
黄河新闻网晋城讯 大约在距今一万年的新石器时代初期,人类方才有了农业,而黄河流域特别是中游地区,是中国旱作农业的发祥地。山西农业历史悠久,有关炎帝的传说很多,炎帝文化非常浓厚。山西名产很多,而且不同的地区都有自己的地方产品,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特产。其中,有的名扬国内外;有的携着历史的辉煌走向今天。山西地区粟文化的丰富多彩足以同炎帝文化相关联,共同构成山西地区特别是晋东南地区特有的炎帝文化和粟文化。
一、晋东南地区浓厚的炎帝文化和与谷物有关的民间习俗
炎帝神农氏是中华农业的鼻祖。《易经•系辞》说,神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 , 耒耜之利 , 以教天下”。《礼•含文嘉》说,神农“始作耒耜,教民耕种”。神农,又称炎帝、农皇,姓姜,名魁。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神农制耒耜,种五谷,奠定了农业基础。耒耜的使用和种五谷,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解决了民以食为天的大事,为人类由原始采集渔猎经济向农耕经济转化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中华文明的发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于炎帝和神农氏的关系。有的学者说是两个不同的人,有的说是一个人,学术界久有争论。这里不去详细讨论,只是根据现在普遍的认识,将炎帝与神农氏合二为一来叙述。
炎帝传说的版本很多,无论是有关炎帝的文献记载,还是与炎帝有关的遗迹数量,无论是有关炎帝的传说,还是与炎帝有关的民间习俗,没有哪一个地方比得上上党地区炎帝文化的深厚。炎帝与太行、太岳之野有过非常密切的关系。因为上党地区周边重山包裹,是华北最为封闭的地方,在这里发生的故事很难外传。同时此地“居太行之巅,据天下之脊。”后世人迹罕至,故从来不被人所重视。其早期的传说,除几则神话外,多数被从这里迁出的人群将“种子”带到了新的生活区域,并落地生根,造成了此地历史记载的空缺。因此我们现在除大量民间传说与民俗资料外,只能从方志和古纸堆里获得一点零碎的信息。但也正是因为其封闭的地理特点,使原始的东西较少受到冲击,得以保存,甚至连龙山文化时期人类所用的炊具,也可以在此地当代人的生活中找到踪影。炎帝传说与有关民俗赖以幸存。
关于炎帝兴起的姜水。“炎帝以姜水成”,这是学术界考察炎帝发祥地所在的一个重要的文献依据。在晋东南地区的太行、太岳之间就有一条河叫姜阝水。这里是炎帝传说极盛的地方。据《山海经•北次三经》说:在以“太行之山”为“之首”的群山中有座陆山,“姜阝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这与同在一经中、发源于“发鸠之山”的漳水的流向是完全相同的。《北次三经》说:“发鸠之山……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这是见于文献最早的、有明确方位记载的姜阝水,少说也比郦道元的记载早八、九百年。尽管年长日远,已无法确指其所指是现在的哪条河,但其方位在太行、太岳之间则是可以确定的。而且发现这条叫作“姜阝水”的河流,同时还可以叫作“郯水”(见《山海经》郭璞注)。“郯”字从“炎”,这不能不使我们联系想到它与炎帝的关系了。
关于晋东南地区有关炎帝的传说。晋东南地区分布着大量与炎帝族有关的村落地名,同时还有大量有关炎帝活动的遗迹与传说。如《山海经•北次三经》说:“发鸠之山(郭注:今在上党郡长子县西),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古史记载炎帝一名伊耆氏,伊、耆叠韵,急言之可谓“伊”,亦可谓“耆”。罗泌《路史•国名记》及罗苹《禅通纪》注,都认为神农所国之“耆”,就是文王所代之“耆”。“耆”《尚书•西伯勘黎》作“黎”。《周本纪》“明年败耆国”,《正义》引邹诞云:“本或作黎”。孔传以为黎“在上党东北”。孔颖达曰:“黎国,汉之上党郡,壶关所治黎亭是也”。光绪《山西通志》卷五十《古迹考一》以为古黎国“盖长治、壶关、黎、潞诸县皆是也”。此一带盛传炎帝神农故事。所谓黎亭,即今长治县北黎岭,俗称黎侯岭为羊头岭,相传炎帝建国处。沁水之滨,古有伊氏邑,战国时属赵国,或亦伊耆氏之遗迹。《管子•轻重戊》说:“神农作,树五谷淇山之阳,九州之民,乃知谷食,而天下化之”。所谓“淇山”,就是淇水发源之山,在今晋城市陵川县境东北。在此地之南,即所谓“淇山之阳”的地方,发现略早于下川的人类活动遗址。(唐)《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五“长子县”:“神农城,《后魏风土记》曰,神农城在羊头山上,山下有神农泉,即神农得嘉谷之所”。(宋)《太平寰宇记》卷四十四“高平县”:“羊头山在县北三十五里。(先秦)《山海经》云神农尝五谷之所。山形像羊头”。又说,“炎帝庙在县(高平县)北三十五里羊头山”。卷四十五“上党县”也说:“羊头山,《郡国记》(指《后汉书·郡国记》)云:有神农城,山下有神农泉。南带太行,又有散盇(加“艹”头),即神农尝谷之所也”。又说:“神农井在县(长子县)南五十里,出羊头山小谷中。《上党记》云,神农庙西五十步,有石泉二,一清一白,甘美,呼为神农井”。顺治《潞安府志》卷一“长治县”:“百谷山,在郡东北十三里,神农尝百谷于此,立庙祀之”。“襄垣县”:“百谷山在县东南二十里,亦以神农尝谷而名”。顺治《潞安府志》卷一“潞城县”:“凤凰山,一名天冢冈,在县西北五里。相传神农时,有凤凰栖止”。雍正《山西通志》卷一七三“高平县”:“上古炎帝陵,相传在县北四十里换马镇”。未见于方志而见于它种记载与播之于民口者,更不可胜数。如立于长治市黎城县的隋代《宝泰寺碑记》,就称此地为“炎帝获嘉禾之地”。在羊头山下的高平县,分布有炎帝岳母所在的村、炎帝中毒所在的村、炎帝断气时的村、炎帝下葬时的村,等等。据统计,这一地区与炎帝有关的遗迹有十九处之多。仅高平市就有46座炎帝神农庙。可以看出,晋东南地区是炎帝神农氏传说的最为密集的地区。
关于炎帝与羊头山的关系。晋东南地区今有两座以“羊头”命名的山岭。一是长治县的羊头岭,也叫作黎岭,传说是炎帝建都的地方。一是高平、长治、长子三县交界的羊头山,山上有神农城、神农泉、神农畦、炎帝陵等。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注意。其中高平羊头山名气最大,据《隋书•律腥志》记载:古代定乐律的尺度,就是以上党羊头山的黍子为准的。《宋史•律历志》引程迥说:“体有长短,所以起度也;受有多寡,所以生量也;物有轻重,所以用权也。是器也,皆准之上党羊头山之秬黍焉,以之测幽隐之情,以之达精微之理。推三光之运,则不失其度;通八音之变,则可召其和”。为什么要用羊头山的秬黍定律度呢?回答很简单,因为羊头山是炎帝获嘉谷的地方。唐韦续《墨薮》卷一说:“炎帝神农氏因上党羊头山始生嘉禾八穗,作八穗书用分布行时令”。高平地方世代相传的炎帝文书说:“炎帝上了羊头山,井子坪地开荒田……七种八种种成谷,除去毒液才能餐,娘娘将谷脱去皮,人才吃上小米饭。”此外,高平市有神头岭,又叫西羊头山,上有炎帝庙,也是传说中炎帝活动的重要地方。与长治为邻的潞城有羊神山,这里还有羌城、姜庄等村名,南宋罗泌:《路史》卷十三《禅通纪》言:黄帝封炎帝之后于潞(指山西潞州),即此。从这里我们不难发现似乎“羊头”、“羊神”是伴随着炎帝的活动而出现的。据《汉书•地理志》记载,上党郡谷远县也有羊头山,是沁水的发源地。汉代的谷远,就是今天的沁源。地以“谷”名,也暗示出了它与神农的瓜葛,这一带也是炎帝族活动的范围。而此羊头山,《山海经》中作“谒戾山”,这就更引起我们的关注了。《山海经•北次二经》说:“谒戾之山……沁水出焉,南流注于河”。《水经•沁水》曰:“沁水出上党涅县谒戾山”。《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七,沁州绵上县云:“羊头山一名谒戾山,在县东北五十里沁水所出”。或作褐戾,《淮南子•地形训》曰:“清漳出褐戾,浊漳出发包”。高诱注:“褐戾山在上党沾县”。雍正《山西通志》卷二十五乐平县下有云:“少山,在县西南二十五里,一名褐戾山,一名何逄山,又名沾山”。据《元和志》说,谒戾山一名羊头山,此与相传炎帝建国的长治羊头岭、炎帝陵所在的高平羊头山,皆属古上党地。其间关系,亦可想见。而且古“谒戾之山”的山麓地区武乡县,发现有原始的石磨盘、石磨棒,属磁山文化时期。地理位置在漳河上游,与下游的磁山文化分布区连成一片。河北武安磁山遗址距今约8000年,这是目前在北方发现的最早的农业文化之一。
关于晋东南地区羊崇拜习俗。众所周知,炎帝姓姜,是古羌人的一支。“羌”、“姜”二字都从“羊”。在甲骨文里看得很清楚,“羌”字就是一个人装饰有羊头的形状。至今西南羌族中还有崇拜羊的习俗,专家们认为是图腾崇拜遗迹。晋东南地区普遍存在着崇拜羊的习俗。传说炎帝尝百草,是让羊先尝的。羊吃了没事,然后人才尝。高平羊头山上的碑座,不是像一般碑座那样,雕成所谓“龟驼碑”的形状,而是雕成一只硕大的羊。上党地区的各种祭祀活动中都必须蒸面羊,而且羊形态各异,有公羊、母羊、群羊、独羊、卧羊、站羊等。公羊身上披满谷穗,和面掺黍米面,用豆做眼,麦粒作唇。一头面羊身上麻、黍、稷、麦、豆五谷俱全。显然这与炎帝神农氏发明五谷的传说是相关联的。孩子过满月时,姥姥、舅舅家要送五只大小不同的面羊,据说是取“伍”的谐音,表示与羊为伍。大羊的头下戴一把锁,用红线把三枚古铜钱套在羊脖子上。另捏拴羊石一块,意思是把羊拴住。羊在这里已经完全变成了孩子的替代物,把羊拴住就等于把孩子拴住了,这样就不至于被恶魔拉走。孩子十五岁时要开锁。开锁时姥姥家也必须蒸十五只面羊,以象征孩子十五岁。但与以往不同,面羊头下取消了锁,也没有了拴羊石。开锁仪式完毕后,孩子拿着一只面羊跑走,表示成人了,可以自由了。孩子用面羊找邻居家换一把盐,表示从此可以闯荡江湖,体味人生咸酸。这一习俗波及到周边的寿阳、霍州等地,只是演变为以羊为主的各种动物,但仍然叫做“面羊羊”或“羊羔馍”。如霍州,孩子过十二岁生日时要开锁,要在一个锅盖似的大馍上雕十二只面羊,现在则变成了以羊为主的十二只动物。这种习俗显然与原始时代的羊图腾崇拜有关。在原始时代,人们把图腾看成与自己是一体的东西。在文献记载中说炎帝是人身牛首。如汉代纬书《孝经援神契》说:“神农长八尺有七寸,人身而牛首,龙颜而大唇。”(唐)张愔等:《帝系谱》、晋代皇甫谧:《帝王世纪》等亦皆说神农是“牛首”。在陕西民间剪纸中,炎帝像亦作牛首人身。有人认为牛是炎帝族的图腾。在原始时代图腾是比较繁杂的,有个人图腾,还有氏族图腾、部落图腾、性别图腾等。看来“牛首”只是炎帝族所崇拜的形象,是首领的个人图腾,而羊才是这个氏族的图腾。
晋东南地区还有许多与炎帝有关的民间习俗,如:
每到暑伏时有“游福”(原为“游伏”)的习俗。旧时伏天附近府官县令常到羊头山避暑,颐享炎帝所开辟的羊头山圣景;后世数伏的头一天,高平、长治、长子的人们习惯游羊头山,到山南麓的神农庙九华池龙嘴上接几瓶圣水,或自饮或带给家人,以享羊头山始祖炎帝的灵气和神气。
生产方面,二月初二为动土日,十月初十为谢土日,家家户户都 要蒸上糕饦,或摆家里的桌上,或到地头上敬供五谷老爷,祈祷与谢恩。七月十五正是一年收成在望之际,受制于天、地的农人们更是担忧而又祈盼,形成各种习俗:有的去地里供羊馒头,用白纸挂在谷子上祈求五谷神保佑,向南刮示以丰收;有的去里把正开花的麻连根拔起,拿回家里,与供品一起摆上桌祭五谷老爷祈福;有的是做“地头财”,祝地里长粮食,带上蒸好的羊馒头、黄纸一类供品到地头,供完后烧黄表纸,祭奠祈求五谷老爷显灵,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秋收时,天气始凉,家家户户糊窗纸有留一个小洞的习俗。天气虽凉,但不可以全部糊严实,中间要留个洞,因五谷老爷还在地里没回来。一般要到秋收完,农历十月初一时方可全部糊严。
一般过满月时,亲戚邻里都来祝贺,赠礼为一个大馒头,大馒头上塑以羊为首的十二生肖。婚嫁时,亲戚们每家都要蒸一斤面20个小羊馒头做赠礼,炸菊花形散。姑娘远嫁后,每年都给姑娘及后代蒸牛、羊、猪状馒头送去。民间交往方面,七月十五农事稍闲,亲戚邻里有互送羊馒头的习俗,念炎帝粒食之恩,互致祝福。另外,旧时在炎帝陵大道边立有一人多高的大石碑,以示此处为炎陵,凡经过碑前的人都要行祭拜礼,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到炎帝陵叩拜后,方再起程,谓之“下马碑”。
二、山西有关粟的传说
山西的粟文化非常浓厚,有关粟的会传说也很多,这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1、“沁州黄”的故事
“沁州黄”,不仅仅是一种小米,而且是一种名米。沁州黄产于沁州,也就是今天的沁县。相传是300多年前居住在沁县檀山的几个饥饿的赤脚和尚,为了抵御饥饿而在贫瘠的土地上撒下了一把糙谷的种子,没想到秋后收下来竟是颜色金黄、颗粒圆滑而晶莹透亮、吃起来香甜可口的小米,于是给它取了一个粗俗的名字——爬山糙。当时在清朝做保和殿大学士的吴典,听说家乡的爬山糙佳如金珠,熬稀饭不挂米粒,蒸饭、焖饭不就汤菜也越嚼越香。为了证实传言,吴典便亲自到檀山跑了一趟,亲口品尝了一次,果然名不虚传。于是,他将爬山糙更名为“沁州黄”,并带给康熙皇帝;康熙尝后大加赞赏,钦定“沁州黄”为皇家贡米。从此,产于太行山上穷乡僻壤的糙米走进了金銮殿,登上了大雅之堂。
“沁州黄”传说的另一个版本是,很久以前,沁州大地发生了大旱,土地干裂,草木枯黄。唯有檀山寺院附近几株谷子没有被旱死,并且抽穗开花,结了种子。秋天,老和尚把这几株谷穗采回去,保存起来。第二年春天,又把这几个谷穗播种在附近的田里。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不断繁殖,终于选育成一种品质优、抗旱性强、病虫害少、生长期适中的优良谷子品种。当时起名“爬坡糙”,用“爬坡糙”碾出来的小米叫“糙谷米”。
不管是哪一个版本,都说明“沁州黄”小米之名贵,品质之优良,产地环境之独特。现在的沁县檀山村,松柏隐掩,古树参天,满山绿装,是一座自然气候独特的风水宝地。由于地处太行山区,空气、土壤、环境对谷物生长非常适宜,正是檀山小米得以世代传播的优良环境条件。
“沁州黄”小米不仅好吃,而且营养价值极高,具有养阴、壮阳、清热、利尿、消肿等功效,常食可以治疗脾胃虚弱、呕吐、腹泻等症,且对高血压、皮肤病、炎症等均有一定的疗效。在科学技术落后的年代里,人们虽然不能分析它的营养含量,但人们对它的直接体会胜于雄辩。据分析鉴定,沁州黄的植物脂肪含量高达4.22%,比普通小米高12.5%;可溶性糖类的含量达到1.6%,是普通小米无法比的;且粗纤维量低,蛋白质含量高于大米、白面等,并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
沁县人所说的“三件宝”即瓜子、鸡蛋、吴阁老,吴阁老实际上就是“沁州黄”的代名词。山西的沁州黄与山东省金乡县的金米、章丘县的龙山米、河北省蔚县的桃花米并称我国的四大名米。因此,把“沁州黄”作为上党的历史名产,那是当之无愧的。
2、插谷草的故事
在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流传着生孩子“插谷草”的风俗。孩子落地后,婆婆立即给灶君上香,报增人口,还在大门脑插上谷草,“生男,插有根者;生女,插无根者。”
“插谷草”的风俗,其最初的意义与远古人类的生殖崇拜有关。生殖信仰、生殖崇拜,是各原始民族都曾有过的现象,其时代可追溯到新石器时期的农耕时代,甚至更早的时期。那时,生存繁衍是第一要务,人们渴望种族繁衍,人丁兴旺;他们不懂得生殖的真正原因,对生殖现象既崇敬,又感到神秘,于是,自然地产生了母体崇拜。母体崇拜往往与自然崇拜结合在一起,并将这种情感寄托在某些自然物上,如多籽植物、多产动物以及能同妇女的生育行为进行类比的自然物等。
粟,中国远古先民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并在黄河流域大量种植,那么黄河流域以种谷子为主的氏族公社很自然地将谷子这种多子植物作为实行普遍信仰的自然物之一。先民们认为,谷子与自己的血族有一种非常特殊的关系,是与自己生命修养相关的神灵。当时人们正处于母系氏族社会,人们在追溯自己源于何处的时候,除确定其母,同时也把谷子视为自己的来源之一,认为谷子“与母辈有一种偶居或感应关系”。也就是说,谷子被他们选择出来作为生死概念的具象,它既是妇女生殖力的象征,又是妇女生殖原因的象征,并进而成为氏族的象征。在以种植谷子为主的黄河流域的氏族公社中便产生了谷物图腾。将谷子作为图腾物的氏族,妇女生孩子时在谷草(带谷穗)上生,是为“坐草”,孩子隆重为“落草”。“坐草”在这时被人们看作是一项非常神圣的图腾仪式,整个在谷草上生孩子的过程,是妇女与谷子这一图腾物感应的过程。这样,谷子的繁殖与人的生殖便有了密切的关系。当时的人们认为,人的生殖所需的人种与谷子繁殖所需的谷种是一回事。许多民间传说:谷种乃仙女的精血所变,而妇女的精血由谷种所变。北方妇女生孩子后喝小米粥,实质上便成为一种补偿,以利再生,而使繁衍源源不绝。谷子在人的生殖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那么,人们势必会把它们供奉起来加以崇拜。可以想象:经过氏族成员一番隆重的仪式后,将谷草插在大门脑或其它显要的地方,以供人们的崇敬与祈祷。正因为如此,“插谷草”才会有一些禁忌,例如某家大门插上谷草后,生人不得随意进入,否则会惊动谷“魂”,对婴儿不利。
以谷物为图腾对象的氏族,在谷物图腾的心理中已经孕育了女祖先崇拜的。女性祖先崇拜相对于图腾崇拜来说,人类的认识无疑是进了一大步:他们逐渐在日常生活中否认动植物作为自己祖先的地位,开始认识到人类自身的生殖力量。一旦生殖之谜被真正揭开,男子不但在自然物的生产上而且在人类自身的生产上也显示自己的重要作用。母性崇拜便被男性崇拜所取代,母系社会开始向父系社会过渡,人物图腾这一曾被人们视为人类生命之源的母权社会特有的产物开始萎缩、衰落。“插谷草”只被当作一种风俗残留民间。“插谷草”风俗也随着其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并衍生一些的意义来。在北方农村,“插谷草”衍生为祈盼财富、报母恩、追求功名利禄等意义。
山西晋南婚俗,新娘下轿时,人们要撒五谷唱喜歌:“撒五谷的女子生得俏,五谷筋了怀中抱。迎着新人撒三把,好似仙女撒金花。一撒金,二撒银,三撒新娘有福人……。”人们则进一步将谷物直接视为金银。山西晋南还有“潎草”风俗:生个男孩,当天在大门上挂上草,叫“潎草”。具体做法是:用带根的谷草一束,分作十把,扎成有窗户,然后用泥将草粘住;再在窗格的正中钉上瓷碗、木杓各一个,竹筷子一双,挂在门上。这十把谷草所扎的窗格,象征十年寒窗,希望子孙应试及第,步入仕途。草上的碗、筷、杓子象征:通过十年寒窗中举为官,就吃穿不愁了。显然,这是“插谷草”风俗的延续,是隋唐开始科举以后的产物。
3、回耧谷的传说
很早以前,山西沁源县一个小山庄里住着一位员外,他有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员外家规很严,视女儿如同掌上明珠。将她禁锢在冷清的绣楼上苦捱日月。但久而久之,这小姐耐不得寒窗寂寞,便到花园游玩,看到花园里群芳争艳、彩蝶纷飞,小姐不由得暗自伤心,从此怀春成疾。小姐渴望自由的心情感动了天上的一位神仙。这位神仙变作一个风度翩翩的风流才子,常来与小姐梦中幽会。不久,员外发现小姐的肚子大了,怕张扬出去败坏门风,便残忍地让家人把小姐活埋了。
但是,小姐非但没有死去,反而生活得更加自由。那仙人与她在墓穴中过着幸福的日子,还生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孩子。孩子长大后,长得极其可爱,还常到村子里玩耍。村里人很奇怪,都不知道是谁家的孩子。于是,人们跟踪追寻,跟到墓穴前,孩子便不见了。后来,人们便商定掘墓。打开墓门一看,人们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那个孩子正爬在母亲肚上吃奶,母亲安祥地躺着,脸上带着美丽又幸福的微笑,身旁长着一苗金光闪闪的谷子,谷穗硕大、颗粒饱满。胆大的竟准备上前去往外抱母子。这时,忽然飞来一只“灵中鸟”,急匆匆地叫着:“连母起、连母起。”但是,人们根本顾不上听鸟的鸣叫。只顾先抱那孩子,结果连人带谷全死去了。据说,那谷子名叫“回耧谷”。只要种到地里,当种子耧摇回来的时候,种子就长成金黄的谷穗了。墓穴里的母子就靠那一苗谷生活。
这只是传说,但在沁源县鱼儿泉乡新寨村却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唐朝时,寨上住过一位赫赫有名的绿林豪杰——景秀英。她广交豪士,搜罗珍宝,登高一呼,应者如云。至今寨址犹存,传说她将抢到的东西全藏到山后的一个石洞里。现在,那里还有她竖的一块石碑,碑文的第一条就写着:“打开后山洞,洞有三斗三升回耧谷。”
三、山西有关粟的习俗
山西是我国粟作农业起源的核心区域,粟在山西人的心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民间生活中形成了很多有关粟的习俗,尤其是晋东南地区,这里不仅是山西粟的主产区,也被认为是炎帝制耒耜、种五谷的地方,这里有关粟的民间习俗就更加丰富。
每年春节过大年时,人们都有祭炎帝的习俗,其中有的地方大年三十夜用小米做成捞饭和菜焖起来后摆上桌敬供炎帝,初一蒸年糕再供;神头岭釜山村、高良村、贾村一带家家户户都要到寺庙叩拜,把炎帝接回家和自家一块过年;故关一带则是抬上炎帝像专门要回到其住过的故关、换马等地流行庆贺。
秋收完后,有在家中“谷”祀的习俗。一般是农历十月初十,家家户户要特意用软米、用黍蒸成糕,捏成元宝、羊、灯盏等状,敬谢五谷老爷。
如果是丧葬,在人死后入棺前,要往棺里铺上一层谷物,铺得越多,对死人后人越好,然后再把死者入殓。埋棺时,也要先往坟里撒上些谷,待封土后,再往整个坟地里撒带皮的五谷。
饮食方面,入伏每一伏的头天家家户户都有吃煮疙瘩的习俗。炎炎天气,人们身体受损,想到五谷有神力,人吃了五谷对人有好处,带上皮糠更有精气,逐渐形成一俗:把带皮的五谷(谷、黍、麻、麦、豆)搅在一起磨成面,和好后捏成疙瘩煮着吃。以为可免生病灾,并祈望风调雨顺、五谷丰收。
修缮住房方面,盖房是乡村头等大事,非常讲究,有上画梁系黍穗的习俗。一般在上梁时,先在梁上写上开工及完工时间、主人工匠姓名,最后必须用五色线绑上一束黍穗,或用穗做成的笤帚圪针子系在画梁上,以驱除邪物,讨个吉利。传有歌谣“桃木弓,柳木箭,五十个穗五色线”。另外,上梁时还分别要往家里院里遍撒五谷,最后自然渗入地下,或铺在砖下,并念诵歌谣“打东方甲乙木,两日开花要结果;打西方壬癸水,砖瓦木石层层垒;打南方丙丁火,两日开花要结果;打北方庚辛金,砖瓦木石崭崭新”,同样,为辟邪平安,保佑兴旺。(胡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