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晋韵堂——小小铁壶闯天下
编者按
作为全省文化产业发展试点市,近年来,晋城市大力实施产业文化化、文化产业化战略,挖掘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发展文化园区,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格局。特别是今年以来,面对经济持续下行压力,我市文化产业异军突起,结出了累累硕果。本报今日开辟《文化产业百花开》专栏,集中对晋城市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优秀企业进行展示,以期取得示范效应,进一步推动全市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今年以来,晋韵堂喜事连连,先是郑州店开业,随后又与凤凰卫视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紧接着太原店将开业,西安店也在紧张筹备中……一把把小小的铁壶,是如何在晋韵堂的包装下大放异彩,在走南闯北的同时也将我们的晋文化带到了全国各地、甚至海外呢?日前,记者来到位于经济开发区内的晋韵堂,一探究竟。
走进晋韵堂,悬挂在老树上的欧式宫灯,用水泥铺就的地面,天然老榆木制作的展架……奇异的配饰和格调让每个人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可以在这里细细品味千百年来时光飞逝留下的痕迹和现代时尚潮流交融的气息。
而作为晋韵堂的主角,造型新颖、寓意深刻的“晋善晋美系列”、“老壶系列”、“复原古董返新系列”、“把玩系列”、“十二生肖系列”等100余种铁壶,错落有致地摆放在展架上,让人目不暇接。这些做工精美、通体黝黑的艺术品,彰显着古朴典雅之风。晋韵堂古泽州铁货负责人马保元说,展厅里的都是纯手工蜡模壶,所以制造出来的壶不会出现两个一模一样的,是带有艺术价值与实用价值的水器。可以把它当成一件日常煮水器来养生,或是一件艺术品来欣赏收藏。
记者注意到,在晋韵堂展厅的大门上,镌刻着“铁在说”三个古朴的大字,这是什么意思呢?马保元告诉记者:“铁在说”就是指铁在述说着古泽州铸铁技艺兴衰的年轮,晋城独特而丰富的地矿资源造就了辉煌的冶炼历史,曾经出现过“虎尾铁、大阳钢针、犁镜”等好东西,并且远销欧亚,鼎盛时期产品在全国的市场份额占到一多半;同时也在述说着晋韵堂重拾古老手工铸铁技艺,再将传统的铁壶、铁锅赋予文化内涵,且根据不同的地域特色文化创意研发的诸多产品,让传统古法手工铸铁壶成为三晋文化传递的使者,漂洋过海走向世界。
“事实上,我们一直在努力拓展传统铁器市场,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晋韵堂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6月,一位曾在凤凰卫视工作的晋城籍人士,听老乡提起了晋韵堂,听说了晋韵堂在传承和发扬传统铁货文化方面所作的努力,很感兴趣,于是专程过来参观考察,被古泽州铁货的风采所深深吸引,主动为晋韵堂和凤凰卫视搭起了桥梁。“现在我们刚和凤凰卫视签了合约,目前已供了两批货了,反响很好。”
对于未来的发展,这位负责人表示:“目前晋城已经有四五家企业在开发铁器产品,泽州铁货又开始恢复往日的生命力。要让泽州铁货焕发生机,必须不断创新,把山西的历史文化浓缩到铁货上,打造成山西文化产业的名片。营销方面,晋韵堂将在国内一线城市逐步建立销售网络体系,同时继续扩大海外市场,让泽州铁货走出山西,走向世界。”
(李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