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蜂业产值十年增加五千万元
服务组织逐步健全 两个效益提升明显
本报讯(记者王金枝)市蜂业协会自成立以来,积极推进规范运行,健全服务组织,引导全市养蜂业实现了从分散经营到联合创业的转变。据统计,十年来,在市蜂业协会的指导下,我市注册成立了88个养蜂专业合作社,蜂蜜产量从557吨增至2164吨,蜂业总产值从1000多万元增至6000多万元,推动我市成为全省养蜂第一大市。
市蜂业协会自2004年成立以来,服务组织逐步健全,各县(市、区)蜂业协会相继成立,服务机构也随着需求而组建,逐步形成了系统的蜂业服务网络。目前,全市共建成1个市级蜂业服务总站,六县(市、区)分设了服务分站和80个服务点,积极为蜂农提供技术服务、信息服务、优种引进服务和政策扶持等。协会先后通过培训,为参加养蜂合作社的1600多名蜂农颁发了养蜂证书,使全市养蜂业迈出持证上岗的第一步;为46位蜂农颁发了农村技师中级技术职称证书,促进蜂产品销售形成了信誉资源;通过专家指导,建成了30个蜂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和示范点,帮助6家蜂产品加工企业、12种产品取得QS认证、有机产品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为其占领市场创造了条件;扶持和帮助陵川、沁水建立了蜜蜂优种繁育场,推动全市养蜂业节约成本,有效避免蜂种退化;积极促成市县两级政府先后出台扶持政策,发放扶贫资金600多万元,进一步推动了全市养蜂业做大做优做强,成为我市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绿色产业。
市蜂业协会充分发挥我市得天独厚的蜂蜜资源优势,引导广大蜂农推广蜜蜂授粉、生产天然成熟蜂,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0年来,全市蜂蜜产量从557吨增至2164吨;蜂业总产值从1000多万元增至6000多万元;养蜂箱数从2.6万箱增至9万多箱;蜂农从2000多户增至5000多户;从业人员由不足3000人增至近7000人,规模以上养殖户户均收入由1万多元增加到2.5万元以上;蜂产品加工企业由两个增至10个,为山区农户脱贫致富作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我市先后被授予“全省养蜂第一市”和“全省蜂业标准化与安全生产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市蜂业协会也成为中国养蜂协会、中国蜂产品协会理事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