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改革为晋城发展添活力
优化收支结构 科学统筹财力 提高使用效益
48项涉农补贴资金都由“一卡通”发放,88个市直部门全部公开2014年预算,收回结余资金4.8亿元投向民生领域,退还2006年之前收取的煤矿安全生产风险抵押6470万元……这些数字反映出我市财政改革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今年以来,我市通过调整规范财政管理体制,推进三项改革、出台三项制度、制定三项规定以及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等措施,优化财政收支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经济社会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在去年实行“属地征管、增量激励”,调动市县两级发展积极性的基础上,今年我市进一步调整规范财政管理体制,出台《关于调整和完善乡级财力保障机制的意见》,进一步理顺县乡两级政府的财政分配关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乡级财力保障能力,保障实施公务运转和民生政策支出。
今年,我市推进了“三项改革”,进一步优化审批环节,加快财政支出速度。包括取消用款计划审批,预算单位在年度预算批复后可随时自行编制调整用款计划,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自动确认下达,实时进行资金支付;提高财政授权支付限额,预算单位日常办公经费等商品和服务支出财政授权支付限额提高到5万元,基本建设和其他基本性支出授权支付限额提高到30万元;实行涉农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将48项涉农补贴资金一律发放至一卡通账户,目前77.8%的农户已领到一卡通,10月底将全部发放到位。
据了解,市政府还出台了《晋城市政府性债务管理暂行办法》,确保债务风险在可控范围。积极探索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在全省率先出台《晋城市政府购买服务实施办法》、《晋城市市级政府资金购买中介服务付费管理办法》等办法,购买服务项目从2011年的6个增加到去年的19个,今年全市购买服务安排预算资金9224.84万元。同时出台了《晋城市政府采购管理办法》,对政府采购预算计划管理、组织实施程序等方面作了全面要求,提高了采购质量和效率。
与去年相比,出硬规加强“三公”经费公开成为一大亮点。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全市范围内行政事业单位、向同级财政部门编制部门预算的社会团体和其他单位都进一步推进“三公”经费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目前,88个市直部门全部公开2014年预算,70个部门公开2013年决算。为强化财政支出预算约束、压缩部门结转结余盘活存量资金,专门印发《关于加强财政支出管理硬化预算约束的意见》,从四个方面严格强化财政支出管理,规范市级单位预算管理程序和行为,优化资源配置;修订了《市级部门(单位)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管理办法》,加大结余结转资金清理力度,共收回结余资金4.8亿元。
为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提高市级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绩效的意见》,明确规定清理规范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取消可由市场调节的竞争性领域的补助项目、目标任务已完成或宏观调控作用不明显的项目以及属于县(市、区)事权范围内的经费补助类项目,整合减少用途相似、性质相同的项目,严格新设专项转移支付项目,不断提高财力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所占比重,减少专项转移支付的比重等,下一步将积极探索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和管理的有效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我市积极清理规范涉煤收费方面,取消了煤炭稽查管理费,对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各煤种征收标准按每吨降低3元收,以平均降幅20%降低煤炭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收费标准,进一步减轻了企业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