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文化产业:传承创新挖文化 转型增效促发展
编者按:9月25日,省委书记王儒林在省委常委会上,提出了“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弊革风清,重塑山西形象、促进富民强省”的战略部署;10月12日,省委书记王儒林在太原调研汇报会上首次提出了“廉洁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统筹发展”理念。为深入贯彻省委精神,激励全市上下全面深化改革,冲刺全年目标任务,加快实施“一争三快两率先”发展战略,从今天起,我台在《晋城新闻联播》推出《聚力六大发展 促进富民强市》专栏,以进一步统一思想、提振信心、凝聚力量。
传承创新挖文化 转型增效促发展
我市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鼓励企业不断创新挖掘新元素,将富有本土特色的地域文化融入产品之中,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内涵。文化产业发展彰显出勃勃生机。
阳城县侨枫陶瓷有限公司,展出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乔氏珐花”陶瓷。在这里,传统的手工技艺不仅得到保护和传承,而且推陈出新,研制出了一系列珐花工艺产品,填补了陶瓷市场的一大空白。
珐花陶瓷起源于元代,盛行于明代,多是皇家宫廷的专用装饰瓷器。阳城“乔氏珐花”技艺在其后人乔香平父女的传承下,得到保护与传承,成立了乔氏珐花传习所。同时加大研发力度,在手工技艺、珐花主题、陶瓷器型等方面实现突破,使昔日受到帝王青睐的“旧时王谢堂前燕”,如今“飞入寻常百姓家”。侨枫瓷业经过多年探索与研究,产品也从普通日用瓷增加到细炻瓷、精品瓷、装饰瓷、旅游瓷、工业瓷五大类上百种系列。
侨枫瓷业有限公司技术经理王琨告诉记者,他们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同时,积极创新,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融入到产品中,赋予了产品新的生命。
他们的产品中,不仅有颜色惊艳的“乔氏珐花”陶瓷,还有透光、皮薄的骨质瓷,更有以皇城相府、析城山、珏山等晋城景区景点为主的陶瓷装饰画,居家使用的陪睡娃娃等民俗瓷器。这些融合陶瓷与地方文化的产品一上市,就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总产值近5000万元。
侨枫瓷业有限公司技术经理王琨表示,他们会抓住机遇,进一步挖掘陶瓷产品的文化优势,不断融入地方特色,依靠科技研发新产品,凭借创新提升竞争力,努力在陶瓷生产与文化产业的互动上趟出一条新路。
侨枫瓷业的发展是我市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为激发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动力,我市从2012年起每年拿出3000万元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对全市文化产业重点项目进行扶持,目前已形成以吉利尔文化产业园、晋氏织造为主的潞绸、丝麻文化,以皇城相府文化产业园为主的古堡文化,以泽州铁器、古泽州铁货为主的新兴铸造文化,以阳城陶瓷琉璃、高平黑陶为主的陶瓷文化,以王莽岭、蟒河为主的太行山水旅游文化等一批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30.05亿元,比上年度同比增加33.5%,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正呈现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