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多元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
本报讯(记者牛坤)近年,我市结合产业实际,狠抓循环经济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试点企业取得明显成效,逐步形成了多元发展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有力地推进了资源综合利用。
我市是国家级低碳城市和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市,同时又是被国家发改委确定的山西省唯一的创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和循环农业示范市。近年来,我市改变过去传统的生产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改造传统产业,构建新型产业链条,初步形成以晋煤集团沁水蓝焰公司为代表的“采煤-煤层气抽采-煤层气发电”、以兴高能源公司为代表的“煤-炼焦(生铁)-余热、煤气-发电”等6条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
被省政府有关部门确定的循环经济试点高平市、城区泰昌社区、巴公工业园区以及8家企业,循环型企业建设基本成型,示范试点创建工作初见成效。高平市三甲炼焦有限公司、晋城沁泽焦化有限公司、山西天泽煤化工集团股份公司煤气化分厂实施余热发电,得到省循环办专家的高度评价。尤其是高平市,循环经济围绕“地下转地上,黑色变绿色”,以园区为主体的农业循环经济和以文化旅游为重点的服务业循环经济建设特色明显,促进了产业减量化、经济绿色化的转型发展,在试点企业的带动下,其他企业争相跟进,积极上马“增环补链”项目,消纳大量废弃物,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煤层气开发利用基本形成了煤层气勘探、开发、集输、液化、民用燃气、汽车加装等一体化的开发利用体系,规模和水平在全国领先。实施了总投资达6.7亿元的集煤层气收集、长途管线输送及城市管网和配送工程。煤层气的综合利用,每年可减少燃煤l05万吨,减排二氧化硫6600多吨、烟粉尘1万多吨。
目前,全市工业固体废弃物年产生量约1700万吨,年综合利用量1333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78.4%。建成煤矸石烧结砖项目51个,年生产能力约31亿块,年消化煤矸石400余万吨;建成煤矸石电厂3户,年利用煤泥、煤矸石140万吨,装机容量345兆瓦;建成粉煤灰加气砼砌块项目26个,年生产能力达300多万立方米,年消纳粉煤灰120万吨。这些项目的投产,取得了显著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余热余压综合利用方面,目前,全市已建成余热电站16个,总装机容量17.35万千瓦,2O13年总发电3.5亿千瓦时,占全市用电量的2.05%。同时,我市还通过构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完善再生资源经营管理机制,逐步形成以社区回收为基础,中转储运为纽带,集散交易市场为中心,综合利用为目的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促进了中心城区循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推进了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