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兰花纳米公司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发展
经营业绩领跑兰花集团地面企业
本报讯(记者闫来俊、通讯员郜云海)2014年,在煤炭化工双双遭遇“寒冬”的不利形势下,兰花华明纳米材料有限公司依靠科技创新实现逆势上扬,全年实现产值9476万元,利税1668万元;实现利润1288万元,同比增长53%,以骄人的经营业绩领跑兰花集团地面企业。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近年来,该公司依托周边化工厂生产尿素尾气(纯度为95%以上的二氧化碳)的丰富资源,自主研发了高浓度二氧化碳常温碳化与常温包覆生产技术,改进了原来低浓度二氧化碳低温碳化与高温包覆生产工艺,煤耗由原来的0.6吨减少至0.3吨,电耗由原来的650千瓦时降至251千瓦时,综合生产成本明显下降。在此基础上通过增加部分设备,装置产能由1.5万吨跃升至现在的6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纳米碳酸钙生产企业。
在纳米碳酸钙生产过程中,消化工艺消耗的主要是水和煤,而压滤工序要产生大量的废水。为节约能源消耗,该公司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攻关,经过多次试验、反复实践,突破了压滤废水回收再利用技术瓶颈,回收后的废水经过处理成功运用到消化工艺,不仅节约了新鲜水,而且减少了废水排放,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另外通过实施降温技术改造,把剩余部分压滤废水引入陈化工序,有效满足了陈化工艺对水的需求。两项改造完成后,每年可节约地下水28万吨,节约标煤7529吨,并实现废水零排放。
与此同时,该公司根据高浓度二氧化碳生产纳米碳酸钙的工艺特点,与设备厂家充分沟通,把自己的核心技术、工艺理念与设备制造进行有机融合,设计制作了新型节能、环保的带式干燥和板框压滤设备,替代了原来落后设备,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与设备厂家就关键部件签订了保密协议,形成了兰花独特的工艺配方、独特的工艺路线和独特的生产设备,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2014年,该公司以节能、环保、技术先进为目标,先后淘汰了3台125千瓦功率的冰机,将2台圆盘干燥改造成了闪蒸干燥,达到了节电目标。改造了窑炉出灰振动筛,使原来外排的废细石灰全部回收利用并进入消化工段,提高了细灰利用率,据介绍,改造后,每天可回收细灰11吨,石料单耗由原来的1.4吨降为1.1吨,每月可节约成本6万元,年节约成本70余万元。对斗提机、螺旋输送机进行改造后,不但有效治理了粉尘泄漏,改善了工人作业环境,而且节约了能耗,降低了成本,仅电费每年就可节省12万元,成效明显。
此外,该公司还出台了科技创新奖励及考核办法,设重奖引导和鼓励员工参与“小发明、小革新、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五小活动,激发了企业内在活力。2014年,公司累计进行小改小革50余项,创造经济效益200多万元。特别是包装机脚踏开关改进后,由原来的2-3天更换一个延长到现在的半月更换一个;系统增加反冲洗管道,解决了板式换热器频繁堵塞,使用周期提高了3—4倍。
技术进步、设备升级和企业发展,离不开资金和人才的支撑。据了解,每年该公司研发费用的投入都要占到销售收入的5.3%以上,并依托国家超细粉末工程研究中心优势,在上海建立了兰花华明纳米材料研究室,不断研究开发纳米材料新技术新产品。同时,积极牵手国家超细粉末研究工程中心、华东理工大学和山西大学化工学院建立产学研联盟,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着力解决制约纳米碳酸钙关键生产工艺和应用技术的瓶颈,使兰花纳米公司的技术、工艺和研发在行业内一直保持领先,并先后开发出橡胶、塑料、硅胶、油墨用纳米碳酸钙、水性涂料助剂和纳米聚烯烃功能母料等多元化、功能化、专业化的产品,产品品质在硅酮胶领域已替代进口。目前,该公司拥有专业技术人才30多人,其中硕士9人,形成了一支稳定的技术创新力量。2014年有7项技术成果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还有4项国家发明专利正在审核中,牢牢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和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