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州:“针都”姐妹花的创业之路
泽州县大阳镇曾被誉为“九州针都”,随着制针这门传统技艺的衰落,“针都”的美誉也已不复存在。然而,这里的一对农村姐妹花却赋予“针都”新时代的内涵,她们办起服装加工厂,让农村姐妹们在自己的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致富的梦想。
见到靳新丽时,她正在流水线上指导工人生产。五年前,她还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陪儿子在城里读书,空闲时间就到晋城市森鹅服饰公司做临时工。在那里她很快就学会了服装缝纫的各种技能,同时也结识了许多同乡的姐妹。时间长了,靳新丽就想着能不能回大阳也开这么一个厂,姐妹们都来这打打工,在家门口就能挣点钱。就这样,靳新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向公司领导提出了在大阳镇建一个服装基地为森鹅代工的想法,没想到竟得到了同意。激动不已的她在第一时间把这件事告诉了家人。姐姐靳新梅觉得这个想法不错,是一个挣钱的门路,随后两人就开始东奔西走筹资金找场地,前前后后用了一年多时间,终于把这个厂建成了。
2013年,随着生产设备和工人的到位,投资130多万元,由关停的工业旧厂房改造而成的大阳飞羽服装厂就这样诞生了,靳新丽姐妹俩信心满怀地接下了森鹅的第一批订单,却没曾想在工人身上出现了问题。订单接上了,可工人却是来一个走一个,一直完不成任务。由于服装厂招进来的工人都是本村及邻村的姐妹,初次接触服装缝纫,学起来比较慢,不熟练再加上配合不默契,产品不合格率高、返工率高,让工人们失去了信心,三十几个工人,到最后所剩无几。靳新丽感受到了做生意的难处,压力让她每天夜里都辗转反侧。这个时候,姐姐靳新梅一直陪在她的身边,每天想着法儿劝她。
在姐姐和亲戚朋友们的帮助下,靳新丽带着剩下的十几个工人艰难前行。为了提高大家的技术水平,她在厂里推行 “一对一”辅导工作法,自己作为第一业务负责人,一个一个地进行辅导。渐渐地,大家就掌握了各种机器的操作要领和关键技术,代工产品送进森鹅公司时,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制作工艺,都得到了高度认可。如今,服装厂的工人已经增加到三十多个,日产量也由刚开始的几百件发展到现在的一千多件,员工工资翻了两三倍。服装厂的姐妹们在自己的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致富的梦想,她们再也不用跑到城里去打工挣钱,既能照顾家里,又不耽搁农活儿,又能打工挣钱的想法在这里成了现实。这一点,既想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又想照顾自闭症儿子的张海青感受最深。张海青说:“因为家里有特殊情况,咱不能出去打工,自从她(靳新丽)开上这个厂,我也能在这儿挣个钱,可以照顾了家,又可以有一份稳定的收入。”
去年年底,大阳飞羽服装厂成功注册了“针都”商标,下一步靳新丽姐妹计划继续增加设备、扩大厂房、提升技术,打响“针都”品牌,赋予“针都”新时代的内涵,带动更多的农村妇女实现就业。
(牛枫 杨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