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涵养我们的地域文化——晋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现状调查
高平绣活
高平面塑
陵川布贴画
阳城焙面面塑
上党梆子戏歌《盛世梨园唱兴旺》。 (资料图片)
吉利尔新娘潞绸被。 (资料图片) 本版照片由 本报记者 张理锋 摄
□本报记者 张小卫
晋城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经千百年来的风雨洗礼和岁月沉淀,诸如口头文学、传统曲艺杂技、传统礼仪民俗、传统体育游艺等被后人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遗存,生生不息地传承下来,如颗颗珍珠散落在这片土地上,历久不衰,熠熠生辉,温暖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
目前,全市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9项、省级非遗项目53项、市级非遗项目50项,这些文化瑰宝一部分在传承中创新发展,重放异彩,而另一部分生存现状却不容乐观,传承青黄不接,濒临失传的危险。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后人的礼物,是一个城市的文化长城和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并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根基与力量之源。保护和传承好我们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好我们的精神家园,保护好我们的文化生态环境,要靠千千万万有文化自觉的人的守望和传承。
晋城,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光溢彩
“在欧洲的进口货侵入(中国)之前,是有几亿人从凤台县(今晋城市)取得铁的供应的,大阳(今泽州县大阳镇)的针供应这个大国的每一个家庭,并且远销中亚一带。”这是德国学者李希霍芬在一份调查报告中记录的。文献记载,晋城地区的冶炼业始于商周、盛于春秋,长达两千多年,领先西方冶炼技艺八百多年的“九州针都大阳古镇”、“阳城犁镜”,都是其典型的例证。
伟大先人的文化创造,从历史深处一路传承至今,成为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资源,造就了晋城流光溢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
从充满神话色彩的民间文学“白马拖缰”、“舜的传说”、“孔子回车”等故事,到“上党梆子”、“上党二黄”等地方戏剧;从耍龙灯、踩高跷、跑旱船等传统,到剪纸、刺绣、砖雕、面塑等传统技艺,晋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兼容众善、自成一体,整体上兼具浓郁的“秦晋文化”和“中原文化”的特色风韵,又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性特色。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温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
我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挖掘、整理和保护工作始于2004年。目前,全市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9项、省级非遗项目53项、市级非遗项目50项,涉及10个类别。全市代表性传承人174名,其中国家级9人、省级51人、市级114人。初步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保护体系。传承人中有掌握古老生铁冶铸技艺的“看火师傅”,有名扬省内外的戏剧名角,有技艺精湛的传统手工匠人,还有遍布乡间传承小剧种的农民。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坚守,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会以数量大、分布广、种类全、价值高等特点得以延续。
巧打“非遗”牌,美丽非遗绽放异彩
“‘非遗’是一个响当当的招牌,不论是参加各种展览,还是向客户介绍产品,只要一说我们是国家级非遗项目,那人家肯定会高看咱几眼!”谈到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吉利尔潞绸集团副总经理张国宏这样说。
历史上的晋城潞绸,曾是山西丝绸业鼎盛时期的代表,与瓯绸、宁绸、嘉定大绸齐名,明清时期,更有“南淞江、北潞安,衣天下”的说法,并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室贡品名噪一时。1958年“太行山上一枝花”高平丝织印染厂成立后,更是将潞绸的生产工艺推向了更高的档次,其织造的“毛主席去安源”巨幅彩色像,直到今天,仍是丝绸界无法超越的典范。
春意盎然的四月,记者走进位于开发区的吉利尔潞绸文化体验馆。一进馆,两侧玻璃柜中一张张黑白照片、一件件历经岁月的精美织品一下将人们拉进了潞绸悠久的发展历史中。上到体验馆二楼,现代气息扑面而来:潞绸织锦被面、潞绸手绘丝巾、潞绸绣花水纱条屏……一件件融入现代设计元素的典雅绚丽的潞绸产品,美轮美奂,犹如一场视觉盛宴让人心情飞扬。
“除了高平和晋城,吉利尔在北京、太原、杭州等地建有体验馆,在北京成立了自己的设计团队,潞绸正一步步走向全国,走入千家万户。”张国宏介绍说,去年7月份,潞绸织造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吉利尔潞绸集团承担起了新时期潞绸保护、传承与振兴的责任。在他们的努力下,潞绸织造技艺逐渐形成了系统的传承体系,目前共有四位第四代传承人。“对非遗的保护不能仅仅是传承,更重要的是发展和创新,让古老的技艺散发出新的生命力,这才是对潞绸文化真正意义上的传承。”这是吉利尔潞绸集团对非遗保护传承这一课题的诠释和责任追求。
“非遗”是一笔财富,关键看你如何去利用。与吉利尔潞绸集团非遗传承理念和实践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在我市的非遗项目中还有不少。像“高平绣活”的传承人赵翠林与她的凤林刺绣厂就是个例子。
旧时的高平农村衡量女子的巧与拙,完全根据姑娘绣花、缝衣、做鞋时手工针脚的好坏来进行评定。出嫁之日,娘家的邻里乡亲都会争先恐后地观看新娘的陪嫁品;过门后则从丈夫的钱袋、荷包、鞋垫等饰物去评价妻子的聪慧贤德程度;等到做了母亲,孩子的穿戴更要显示母亲的才华,俗话说:“孩子的衣,妈妈的脸。”这种习俗延年留长地流传下来,就成为我们现在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平绣活。
3月28日,主题为“非遗由你我来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展在晋城美术馆展出,部分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展示,与观众互动交流,让市民零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见到赵翠林时,她正在教授一个看展者刺绣,谈起高平绣活的传承,赵翠林说:“头戴‘国家级非遗’的头衔,高平绣活走出深闺,多次参加全国各地、港澳地区的非遗展览,让更多的人认识喜欢上了高平绣活。现在我们凤林刺绣厂的订单遍布全国十几个省市,市场前景看好,产品供不应求。”
来参展前,赵翠林蜗在高平老家整整三个月,从和顺请来国家级刺绣大师、山西刺绣第一人范素萍老师,闭门潜心学习和创新。赵翠林说,高平绣活的传承重在复古和创新相结合,她下一步的目标就是要把更多现代元素融入高平绣活,创作出一批具有代表性、影响力的作品,让高平绣活借着“国家级非遗”的荣誉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接续断代,传承中的无奈与坚守
“救救四弦书吧!”几年前,国家级非遗项目泽州四弦书传承人马莉在不同场合发出这样的求救声。目前,泽州四弦书接续断代问题仍没有根本改观。
泽州四弦书是植根于泽州土地上的“地方特产”,因“四弦”是该曲种的主乐,故此得名。旧时演出泽州四弦书的都是盲艺人,大都是二三人结伙,并无班社组织。乡民的酬神、还愿、庆贺是其演出的主要时机。通常过生日、做满月要演《度林英》《三姐落凡》,祝寿要演《徐公子拜寿》《龙三姐拜寿》,婚庆多演《西厢记》《梁祝下山》。进入21世纪后,随着老艺人的年龄增大和相继去世,泽州四弦书濒临消亡的危险。
马莉为泽州四弦书的第六代传承人,也是最年轻的传承人。她得到了泽州四弦书第四代传人袁小迷亲授,台容端庄秀丽、嗓音宽厚圆润、吐字真、韵味甜、板头准、寓情于声、达意传神,是泽州四弦书的代表人物,深受群众喜欢。从去年三月份开始,泽州县文化馆举办了非遗免费培训班,每逢周日下午,马莉固定教授泽州四弦书。来参加培训的人挺多、热情也高,一有时间马莉就带他们到广场、庙会等地方操练。但一说到传承,马莉眼圈有点红,忍不住要落泪:“学员大都是六十岁的阿姨了,我多么想看到一些年轻的面孔啊!现在四弦书有很多经典曲目在慢慢失传,包括我师傅陈栓法都不会了,想想那么好听的艺术无可阻挡地消失,我的心都疼。”“可是,咱风里来雨里去,收入没有保证,怎么能期望人家的孩子走这种没有‘钱途’和‘前途’的道路呢?但没年轻的下一代,传承真的很脆弱。”马莉无奈地说。
和泽州四弦书境遇相似,国家级非遗项目泽州秧歌发展前景也不容乐观。
泽州秧歌历史悠久,剧目大都表现的是家庭矛盾、婚姻纠纷、人生伦理,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在民间流传着“遍地秧歌遍地戏,人人都会唱几句,黑夜唱上台,白天唱到地”的顺口溜。其秧歌剧团、自乐班在鼎盛期几乎遍及古泽州府的村村庄庄。目前,一些颇有造诣的老艺人相继谢世,仍然健在的老艺人年事已高,逐步退出了舞台,泽州秧歌的发展面临严重挑战。
于2009年成立的南村泽州秧歌团,得到了县文化馆的大力支持,团长尚居庆是一位泽州秧歌的市级传承人。说起泽州秧歌在历史上的辉煌和如今的群众基础,尚居庆是眉飞色舞:“元宵节在凤西广场演出结束后,晚上我们就在村里演,看的人是里三层外三层的。”“可是单凭我们十几个六十多岁的老头老太太要把泽州秧歌传承下去,发扬光大,真的力不从心。”一说到传承,团员王雪桂忍不住接过了话。尚居庆介绍,在泽州秧歌的传承中,他们是力量最强、年龄相对较年轻的,能从父辈手上接过这门艺术并坚持到现在,完全出于热爱。“可如今没有年轻人愿意学,充实不进新鲜血液,我这心就一天天地悬着,唯一能做的就是坚持。”
据了解,出现传承断裂的,在我市的非遗名录中还有不少。出于喜爱,出于责任,这些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仍在苦苦坚守,他们最大的期盼就是:“趁我们现在还健康,艺没落身,赶快把这些技艺全部传给孩子们吧!”
保护与传承,我们的步伐再快点
其实,传承难的问题在一些市场前景看好、后继有人的非遗项目上也同样存在。如国家级非遗项目武氏正骨法。去年市里成立了“武氏正骨疗法传习所”,第二代传承人武承谋、第三代传承人武天宝父子俩,对武承谋骨伤专科医院的工作人员专门进行武氏正骨法手法要害、医德等方面的培训。现在,武氏正骨法已经接续上了第四代传承人,传承梯队初步形成。“单靠一个家族的力量要把武氏正骨法发扬光大,毕竟力量有限,必须依靠全社会。”武承谋骨伤专科医院院长武天宝这样认为。但目前他们遇到一个现实问题:本科医学院校毕业的大学生不愿意来他这个民办医院,文凭低、悟性好、能收为徒弟的,又拿不到执业医生资格证,传承梯队很难进一步扩大。他期望,有关部门可以授予他收徒弟的权利,徒弟可以参加以中医知识为内容的考试,持证上岗。
高平绣活的传承人赵翠林也在缺“人才”这个问题上卡了壳。目前,研发新产品完全靠她一个人,她总有一种被掏空的无助感。她做梦都希望能有一些美术院校毕业而且喜欢刺绣的大学生加入高平绣活传承的行列。“但我们庙小,薪水也不是太诱人,招贤纳才还只能停留在纸上。”赵翠林说。
去年,我市对全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基本情况和部分非遗项目的传承情况进行了一次大摸底,发现多数传承人年事已高,且都面临着传承困难的问题,非遗传承后继乏人、缺乏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和培养机制、监管和奖惩措施不到位等问题凸显。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资源,它不仅是一个民族自己认定的历史凭证,也是这个民族得以延续并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根基与力量之源。十年间我市的非遗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要很好解决以上存在问题,须要我们工作的力度和步伐再大、再快点。
市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长青说:“2012年底,我市被省文化厅批准设立为山西省首批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标志着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进入了一个活态性、整体性保护的新阶段。下一步非遗保护工作要结合晋城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创建工作,把重点放在建立健全传承机制、建立高效的培育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和长效的发展机制、启动非遗进课本进课堂工程等方面,培育一个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的人文环境,实现后备传承人培育工作的常态化。要像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一样,保护好我们的文化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份精神文化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