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登录|申请入会
当前位置:首页 > 京晋直通

柳氏民居

  景区介绍         柳氏民居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位于沁水历山舜王坪自然风景区腹地。柳氏民居为陕西华昌府通判祖籍沁水的柳遇春的故居,创建于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院中一石牌坊迎风板上尚存有楷书题迹:“明嘉靖二十九年庚戌冬十月立”。从现存民居建筑形制、风格上看,清代屡有修葺、增建。 建筑坐北朝南,南北长84米,东西宽48米,占地面积4032平方米,总计房屋114间。院落分为两组,以东西走向的村中街道为中线,南北两侧并列两院。原建筑有13座院落,现仅存4座。除两座石牌坊为明代所建,其余皆为清代建筑。 民居平面布局分单进、两进,建筑形制多为悬山和硬山式。以村中街道划分,南北两面对称分布,建筑布局紧凑。南院后墙以东西为轴线,建过街楼。各院门额以楷书题院名,四院均为封闭型四合院。保存完整并具有代表性的院落是“司马第院”,坐北朝南,两进四合院,中轴线上依次有倒座、正房、上房。前后院东西两侧各建有厢房,硬山式屋顶,院门位于东南角,单开板门一道。正房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二层楼阁式。下层设楼板,东次间设楼梯可达上层。其余院落中上房、正房等形式相同,同为一个时期遗物。 院内两座石牌坊,青石筑成,二柱单楼悬山式。迎风板两块。一坊题“丹桂传芳”,一坊题“青云楼武”。有明嘉靖二十九年修建题记。 2006年05月25日,柳氏民居作为明至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村应山势高低,座北朝南,依山傍水而建,占地面积30余亩。是为河东解州镇(今运城永济县解州镇)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史称“永州司马”的柳宗元之后裔的宅第。当年,柳宗元参与王叔文派政治革新运动,遭迫害被贬。其亲属为逃避“灭绝九族”之害,便分散躲避。柳氏迁入西文兴的时间大约在唐代元和元年(公元805年)到元和十年(公元815年)之间,此为柳氏家族迁移之一大支系。之所以称为“柳氏民居”,概因1942年在沁南抗日县政府领导下,打土豪、分田地,西文兴村的世袭柳府始变为民宅至今。 柳氏民居 柳氏民居外府依据高墙建筑和过亭作防御。内府设有铁丝网、警铃、地道、防火墙等较系统的防护设施,至今犹存。最让人惊叹的是“河东世泽”宅院的大门,共有十二道门栓,其中六道软栓,六道硬栓,即便是身处院内,不知情者也不容易打开此门,足可见柳府防护意识之强。柳氏民居的生活设施非常齐全,有专供成年少女居住的闺秀楼、梳装台;有教育设施、藏书楼;有祭祀设施等。宅院大门两侧有石鼓石狮,石狮耳朵上部平齐,状如元宝,应该是财运亨通的意思。每个院落都是四合院,宽走廊,楼上皆为通廊,每两院皆相通。建筑虽然都是砖木结构,但青石细纹基座,墙体灰缝很细,粘性坚固,虽经五个多世纪,并未见有裂痕。 柳氏民居       建筑正如凝固的音乐,精美的工艺恰似流动的旋律,柳氏民居正好比一座艺术的殿堂。据介绍,柳氏民居的工艺风格集南北风韵于一身,构思创意、艺术造诣、文化蕴含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信步漫游于这些府第,便会被那无处不在、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构图缜密、雕刻精美的石雕木刻所吸引。她的每一道门楣、窗扇、栏杆、勾檐、过亭,每一块裙板、匾额,每一幅楹联、浮雕、绘画,每一根梁枋,每一级斗拱,无不纹饰精美,正是千姿百态,妙趣盎然。专家评定,其观赏、研究的价值要高于同在山西、全国闻名的乔家大院。       耕读书香 走过一座横跨于小河上的弯腰石桥,拾阶而上,进入高墙拱卫中的柳氏民居。柳氏民居基本上是城堡式,建筑有三部分,首先看到的是外府区,有关帝庙、柳氏祠堂、文庙等古建,柳氏祠堂前有新塑的柳宗元雕像,意定神闲,清风傲骨。中间区为内外府相接处,主要是文昌阁、校场、府外门楼和两个高大壮观的石牌坊构成的内街;“丹桂传芳”、“青云接武”两个石牌坊保存完好,威严炫耀。进入门洞两侧各刻有“忠”“孝”大字的门楼,便是内府区,也是柳氏民居最精彩之处;有“司马第”、“中宪第”、“河东世泽”、“行邀天宠”、“承德第”、“武德第”六个府第,为明代建筑,保存基本完好,且都有门匾。特别是司马第院门的门头上九层斗拱,极显尊贵。西文兴的柳氏人物中,没有一个担任过“司马”的官职,为什么会有“司马第”的门匾呢?据说是因为柳宗元曾任过“永州司马”,其子孙为追念其先祖而挂起了“司马第”的门匾。 司马第

海会寺

  景区概况 海会寺景区是一座唐宋帝王两赐名额的千年古刹。整个景区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九曲龙泉,绿水潺潺;擎天双塔,巍峨壮观;殿宇佛阁,古建丛集;池沼湖瀑,景观林立。历来为古泽州观光旅游、休闲避暑、诵经拜佛、读书讲学的名胜地。  景区内先存古建有建于后梁龙德二年(公元922年)的舍利塔;建于嘉靖、隆庆年间(公元1565年--1568年)的如来塔。有重建于明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的大雄宝殿。另外还有钟鼓楼、四大天王殿、药师殿、毗卢阁、十阎王殿、卧佛殿、观音殿、文武圣神殿。寺内先存古建体现了唐宋直到明清各个朝代的不同建筑风格,特别是被古建专家赞誉为"国之瑰宝"的琉璃悬阁宝塔,是中国楼阁式塔中的佳例。塔高五十多米高,八角十三层,在第十层向外在支出一圈琉璃悬阁,游人可登塔在此凭栏眺望,一览太行美景。寺内著名的景观有"海会龙湫"、"流觞曲水"、"龙涎飞瀑"等。 寺内还有一处海会别院,为明代吏部尚书王国、张慎言读书讲学之所。明清这里曾出现过一位大学士、三位尚书、几十名进士、几百名举人,是当时阳城一所辉煌的书院。 寺内现存五代至清代的碑额近百块,其中不少名人的诗文和手迹石刻。寺内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海会寺景区位于阳城县北留镇大桥村,北距皇城相府1公里,1965年被确定为山西省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对外开放,是太行山中的名刹。景区分为寺庙区、双塔区和古典园林区,有九曲龙泉、滴水观音、大雄殿、药师殿、白兔衔经等景观48处。 海会双塔 海会寺塔院,两进院落,院内矗立着海会寺的标志性建筑--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专家赞誉为"国之珍宝"的海会双塔。 这座丰腴古朴的砖塔,创建于唐末梁初,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塔为六角十级,高二十余米,塔内空阔,交叉辟有门洞,壁画满镶三排规整的小像,工艺精湛,造型古朴。塔外砖壁密布佛龛,龛内嵌满坐佛,因此又称"千佛塔"。这塔原是顺慜禅师圆寂后,他的弟子们为他建造的"舍利塔"。 这座瘦俏玲珑的琉璃塔是明代嘉靖、隆庆年间仿照西湖南面月轮山的六和塔建造的。此塔为八角十三层,高五十多米,塔的各层都设有内室,在内室之外厚厚的塔壁中辟有螺旋形通道,通道中有砖砌台阶,盘旋而上可直达塔顶,外观八角形,层层向上递减,各层斗拱、重檐和塔身三者之间,在尺度投影设计上非常适度。每层檐角还有铁铃,每当微风吹拂,能听到悦耳的声响,这些都是西湖六和塔之处。但此塔在仿造的同时又有创新,这座塔比六和塔更加精美、俏丽,建造者在塔身增施了许多琉璃构件,使这座琉璃宝塔更加流光溢彩。特别是在塔的第十层向外支出一圈平座,并围以琉璃栏杆,形成了一座瑰丽的悬空楼阁。中国古塔专家张驭寰教授在《中国文物报》上撰文称:"这在北方的楼阁式塔中也是唯一佳例。" 海会双塔      海会龙湫 古为阳城八景之一。在寺院北边的大雄殿后有一股泉水,水位很高,水量很大。泉水从地面流过来,在这里从一个巨大的龙口中喷涌而出,泻入这个十角深潭,形成一道飞瀑,十分壮观。 清朝顺治年间,阳城县令陈国珍曾经写过《海会龙湫赋》。清朝雍正年间泽州知府朱樟到此游览,也曾经发出过:"雁荡曾劳山水梦,忧如身到大龙湫"的感叹。朱樟是浙江钱塘人,他把这里的山水与浙江的雁荡山相提并论,把海会龙湫比作雁荡山的名胜大龙湫,可见当年海会龙湫的胜况。 海会龙湫 海会别院 在海会寺中,有一处不起眼的院落。然而在明清两代,这里却是阳城一所最辉煌的书院。阳城明清名列三城,与韩城、桐城齐名,明清两代,阳城出进士120多名,其中有一半以上集中在海会寺周围的村庄。古代沁河两岸文人鼎盛,从这里走出的王国光、陈廷敬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官员先后在全国各地任职,他们的成名影响了周围的读书人,他们的莅临又吸引了周围的文人。因此这里成了文人学子聚会的中心,从明至清,这里先后有不少诗社活动。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樊南诗社"、"梅花诗社"、"七逸老人诗社",他们都留有大量的诗篇。 海会别院 地址: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大桥村,北距皇城相府1公里

长平古战场遗址

  长平古战场遗址                   长平之战遗址,现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范围广阔,西起骷髅山、马鞍壑,东到鸿家沟、邢村,宽约10公里;北起丹朱岭,南到米山镇,长约三十公里,东西两山之间,丹河两岸的河谷地带均属于重点保护区。 长平之战简介     战国晚期,齐、楚、韩、魏、赵、燕六国相继走向衰弱,强大的秦国,雄心勃勃,开始实施统一六国的计划。公元前266年,秦相范雎提出了“远交近攻”的战略思想,前262年,秦国发动了攻打韩国的战争,前260年,拉开了长平之战的序幕。战争经过了上党归赵,廉颇与秦坚壁对垒,秦使反间计,赵孝成王换将易帅,白起暗使长平,赵括被围等几个阶段,最后以秦胜赵败而结束。秦将白起坑杀赵卒40余万,尸骨遍野,头颅成山,血流成河,成为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最为残酷的杀害战俘的一次战役。此次战争,秦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为以后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此次战争对于研究战国晚期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变革兴衰以及秦统一中国等诸多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古长平简介     古长平在今高平市城北10公里的长平村。高平春秋时称泫氏,战国时改为长平。这里是中华民族原始文明的发祥地,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中华第一大帝——炎帝就活动在泽潞盆地,逝世后就埋葬在羊头山东南的庄里村,是为炎帝神农氏的先茔。高平三面环山,丹河从北向南纵贯全境,这里崇山峻岭,地形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长平之战遍及大半个高平,涉及到的山岭、河谷、关隘、道路、村镇五十多处。 长平之战遗址文化     距今虽然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但是,许多优美的故事和传说,至今仍然广为流传,许多地名、村名的由来都与此次战争有关,如康营、谷口、围城、箭头、企甲院、三甲、赵庄、徘徊等。百里长城(又称秦垒)、营防岭、空仓岭、白起台、骷髅山、将军岭、廉颇屯等许多遗址遗迹尚存。秦军为断绝赵军的粮道和援军而修筑的长城,西起丹朱岭,经关和岭、羊头山,到陵川的马鞍山,蜿蜒曲折百余里,至今遗址尚可见到。围城村相传为赵军被秦军围困处,赵括就死于此地。赵庄村,相传长平大战后,此地成为一片废墟,赵括死后,当地老百姓将赵括尸体偷回,葬于村北的二仙岭上,为使子孙后代不忘赵国,遂将此地改名为赵庄。成语“纸上谈兵”就是指赵括用兵的教条主义。谷口村,相传是白起坑杀赵军的地方,因此,谷口村又名杀谷、哭头、省冤谷,位于高平市城西5公里处,村子里有白起台、骷髅山、骷髅王庙等古迹。1995年10月20日,长平之战遗址考古发掘活动正式开始。考古人员非常细心地将表土一层层地剥离,经过几天几夜的工作,终于将这个宽5米、长11米的尸骨坑全部挖开,他们将这个坑编为将军岭一号尸骨坑。考古人员又运有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射线测定法,探测到一号坑的西侧,还有一个宽3至4米、长55米的大尸骨坑,他们将其编为二号坑。发掘工作主要在一号坑进行。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工作,一号坑上层大部分尸骨都清理完毕。仅在这层就挖掘出头盖骨60多个,因天寒地冻无法再挖,此坑所埋赵军官兵尸体至少超过百具。此坑和附近的二号坑均为深坑,不像秦军专为掩埋战俘尸体所挖,更像是天然的深沟大壑。当年,秦军将战俘尸体抛入沟内,再填上一层薄土加以掩盖。只是两千多年的沧桑岁月,斗转星移,才使这些尸骨深埋地下。     长平之战遗址内,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常有戈、矛、箭头等文物出土。近年来,高平市对长平之战的考古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有许多重要的发现。1995年5月,在永录村发现一处尸骨坑,此坑就在将军岭下,出土了大量的尸骨以及刀币、布币、半两、箭头、带钩等文物,为研究长平之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此尸骨坑现已原地保护,不久就会对游人开放。 重要的考古成就   长平之战一号尸骨坑的发掘,是中国近年考古工作的重要成就,它有力地印证了长平之战秦军野蛮屠杀赵国战俘这一历史事实。同时,长平之战的许多疑难问题也得以澄清和解决。   地址:山西省高平市城北10公里的长平村  
共11条记录 当前第1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Copyright @ 2010 - 2014 www.bjjcsh.org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0000000号-0
版权所有:北京晋城企业商会